早期圣公会移民透过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到新加坡
在新加坡建立圣公会教会
第一间圣公会教堂建成
伦敦传道会的宣教士Maria Dryer太太,创立新加坡第一所女校。此校较后改称为圣玛格烈学校
成立圣安德烈宣教事工
圣安德烈座堂献堂礼
新加坡正式成为新加坡、纳闽和沙劳越教区的一分子
在裕廊建立圣约翰堂
圣马太堂成立
成立新加坡教区
查尔斯占姆士·傅格森戴维主教(The Right Revd Charles James Ferguson-Davie)成为第一任主教
成立新加坡教区公会(Singapore Diocesan Association)
在牛车水开设教区的第一所诊所,开始了教区的医疗事工
政府承认圣安德烈学校为高等学府
成立教区淡米尔文议部(Tamil Diocesan Council )
在厄士金路设立圣安德烈教会医院(妇孺)
设立三种方言崇拜,即福建语、广东语和福州语的崇拜
成立教区华文议部(Chinese Diocesan Council)
圣希达堂成立
圣保罗堂成立
教区在实乞纳(Siglap)区设立新加坡首间骨科医院:圣安德烈骨科医院(SAOH)
为座落于多实(Dorset)路的第一所淡米尔语教会基督堂举行奠基礼
圣三一堂成立
日军占领新加坡
成立年议会(Synod)
真光堂建堂
救主堂成立
为华文教育而设立的圣公会中学成立
圣彼得堂成立
在花拉路设立圣玛格烈中学
善牧堂成立
显现堂成立
祝圣出身于马来亚的周万一主教为首位担任新加坡和马来亚教区的主教
救主堂建成
位于花拉路的圣玛格烈学校成立新的堂会
许碧璋主教(Rt Revd Roland Koh)成为西马教区的第一任主教
圣乔治堂归属于新加坡教区
周万一主教的灵恩经历纽转了教区对灵恩敬拜的立场
圣雅各堂成立
“祷告与赞美”灵恩崇拜开始在圣安德烈座堂举行
诸圣堂成立
马林百列基督教会成立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举行奠基礼
复活堂成立
圣安德烈座堂在金文泰为乐龄人士开设了一所养老院
郑灵光主教被祝圣及升座为新加坡教区第七任主教
教区信徒夜校课程正式开课
教区出版第一本中英文公祷书(按新版公祷书版本 - 青色)
新加坡圣公会福利协会成立了黄埔基督徒中心
圣约翰堂成立(原自裕廊的圣约翰堂)
我救主堂成立
开设圣安德烈社区医院
新加坡圣公会福利协会为患有精神病的妇女开设依洛中心
圣公会新加坡教区重新展开在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的事工
设立教区植堂基金
出版第二版的圣公会新加坡教区公祷书(灰白色)
成立东南亚教省,由古晋教区、沙巴教区、新加坡教区和西马教区组成
郑灵光主教被委任为第一位大主教
新加坡圣公会福利协会为患有精神病的男士开设马里士他中心
加冷关怀中心则是为陷入危机的家庭设立
在丹戎巴葛的新圣安德烈中心开设圣安德烈生命溪流
首位柬埔寨牧师被按立
周贤正主教被祝圣及升座位新加坡教区第八任主教
圣安德烈社区教会成立
圣安德烈新圣殿献堂礼
在圣安德烈村里设立教区中心
潘仁义主教被祝圣及受委为教区副主教
周贤正主教就任东南亚教省第三任大主教
圣安德烈村开幕
基督之光城市堂和兀兰基督堂合并成为兀兰基督之光堂
罗豫敬会吏长就任新加坡教区会吏长
新加坡教区庆祝100周年
圣安德烈城市堂成立(前身是乌节城市堂)
潘仁义主教被祝圣及升座为新加坡教区第九任主教
罗豫敬主教及关金成主教被祝圣及受委为教区副主教
章剑文主教(博士)被祝圣及升座为新加坡教区第十任主教